某个早上,988早晨时段的交换角度的主题是《你如何教孩子做功课?能心平气和或差点气死?》。我听了很多家长的意见,可能是因为题目的设计方式,所以大家讨论的角度都是围绕在自己教或送出去给别人教。
大部分说要送出去给别人教的,都提到“免得伤了亲子间的感情”,有些则说,现在小朋友的功课,爸爸妈妈未必看得懂。
在这里,我想跟大家很简单的谈一谈“功课”这件事。
在这里的功课,我们指的是“家课”,即是学生带回家做的功课。根据我这个教育界菜鸟的理解,家课的布置,绝对不是为了:
一、打击学生的自信心
二、消磨学生对于完成功课的耐性
三、让学生觉得好烦
四、让家长觉得好烦
五、消磨家长对于辅导学生完成功课的耐性
六、打击家长的自信心
七、破坏家庭和谐
家课存在的最重要目的,应该让学生回到家之后延续学习动力。这股学习动力的存在会帮助学生缩短他们目前的认知程度与课程目标的距离。
老师们在备课的时候,非常注重课程学习目标。在一段课程结束之后,老师需要评估学生是否有达到目标。所有作业的布置,也就是为了让学生达到目标设计的。
有鉴于此,家课的设计,应该着重在孩子可以独立完成的考量上。
什么?可以独立完成,那不就很容易?很容易的作业,对孩子将来能否考上哈佛能有什么作用?
所以你以为,现在能靠家长,靠补习班的辅导来完成难得要死的作业,孩子就能考上哈佛?
首先,大家先跳出我们旧有的框框,放下我们对家课的认知。我们当年(目前好像还是)所经历的家课,都包含一些重复性的(生字、抄写),不然就是应用型的(填充、数学题),再不然就是理解题,再来就写写作文吧~反正有一个原则就是,老师给同一班学生的功课都是一样的。
给全班同样的功课,看起来很公平吧?只要你仔细一想,其实这样的布置方式是相当没有效率的。已经会做的学生要浪费时间做没有挑战性的功课(闷),而那些不会做的,就只落得一个无助(打击自信心)。
有一种更惨的情况,就是当功课布置到学生可以轻松完成是,恐龙家长就坐不住了。所以功课只能越来越难,越来越把学生往死里坑。然后,家长又接不住了,又以维系家庭和谐为理由,帮孩子上各科各系的补习班。
这种在校靠老师,在家靠父母,父母靠不住,还能到补习班补一补的局面中,最惨的莫过于被推来推去的学生。
说回重点,什么是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作业?难道不就是容易得要死的程度?哦,真的不是。
在21世纪的教学指南中,我们一直强调,给学生清晰的指示,让他们学会自己找答案。我们要学生学习怎么学习,而不是让他们的学习停留在解决眼前的功课这件事。
好的家课,能让学生培养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
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与进度,老师即使布置同样或类似的功课,依然可以利用不同的指令,让孩子们有能力自己找出答案(比如说能力比较强的学生,不给提示;给努力赶上的同学,多一些明显的提示。实际操作:提示程度不同的作业纸)。大人们必须理解,孩子们依靠自己能力找到答案,完成作业的感受,是美好的。不应该因为大人们一时的焦虑而剥夺了他们应该享有的满足感,毕竟这也是驱动他们对学习保持热情的能量。
还有另一种家课,适合年纪较大一点的学生,同时能有效帮助缩短学生目前的认知程度与课程目标的距离,就是开放式的家课。
开放式的家课,没有标准答案,但是学生需要理解学习目标。我看过的一个家课是让班上的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别研究、了解某一段历史事件,让他们把该事件扮演出来。这比起沉闷又冗长的课文,学生的演出更有效的让其他同学记住这些历史事件。所以我真心觉得,愿意给学生时间,及时给他们指点,帮助他们完成表演的老师,真是棒极了!
我原本以为,我只是简单的谈一下“功课”,最后发现,得讲的还真的不能省。
最后强调,拒绝用不合理的家课来培养在校靠老师,在家靠父母,在外靠补习的学生。给他们时间,给他们空间,让他们感受到,学习应有的乐趣吧~